作者: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

6月5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格林威治经济论坛(香港)上指出,善用科技力量,聚焦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

梁凤仪指出,DLT在金融市场上应用于虚拟资产。比特币在15年来饱经多轮兴衰的周期,足证其具有作为另类资产的存续能力。更加肯定的是,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DLT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DLT的潜在优势显而易见,这项技术可提升实体资产在分销、清算、结算和保管方面的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她强调,NFT的热潮可能已退,但有关技术逐渐被实体资产世界所运用,实体资产逐渐被代币化,其潜在好处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是金融包容性;其次是交易双方同时能享有更高的透明度和私隐;第三是提升结算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代币化的确可能有助实现原子结算;第四是可转移性。

梁凤仪认为,金融服务领域同样可受益于上述潜在好处和效率增长,例如债券及货币市场基金等传统资产的首次发行、二级市场交易、保管和抵押,都可在区块链上完成,而这就是金融业的未来愿景。

“虽然某些市场正向T+1甚或T+0的结算周期迈进,但大部分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和跨境支付系统流程仍采用T+2,因此区块链模式显得尤其吸引。时至今天,这仍然是一个愿景,任重而道远。”梁凤仪说。

在梁凤仪看来,香港正逐步建立Web3生态系统。特区政府继去年发行全球首批数码政府绿色债券后,于今年2月再接再厉,在私有区块链上发行第二批债券。有关债券的首次发行、交易结算、票息派付及到期日赎回,都在私有区块链上进行。在香港法律和监管框架的支持下,总值68亿港元的绿色债券发行非常成功,吸引全球广泛类别的机构投资者认购。

此外,为了促进香港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简称 ETF)生态系统的发展,香港证监会认可了亚洲首批虚拟资产现货ETF以供散户投资。该六只ETF于4月底开始买卖,至今一直维持有序交易。截至5月31日,这批ETF的总市值达3.01亿美元,日均成交额达到580万美元。

梁凤仪指出,秉持科技中立的立场,香港证监会采取“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投资者保障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她特别强调,香港证监会对香港Web3生态系统的支持,并不等于对虚拟资产这一资产类别的背书。她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虚拟资产显然有高度的投机性,价格大起大落。因此,香港证监会在满足投资者需求的同时,已确保设有广泛的投资者保障措施。在虚拟资产现货ETF方面,香港证监会要求相关的虚拟资产交易必须于获证监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而有关虚拟资产必须由这些平台或符合相关标准的银行所保管。香港证监会亦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同时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这个资产类别的剧烈波动。

去年6月,香港证监会有关中央交易平台的监管制度正式生效。鉴于场外虚拟资产交易容易涉及欺诈和洗钱风险,香港特区政府已在今年较早时就场外服务提供商的发牌制咨询公众。有关举措将配合为虚拟资产交易缔造稳健及透明的监管环境的工作。虚拟资产监管范围亦将进一步延伸至稳定币,一个监管法币稳定币的新制度正在筹备当中。

“众所周知,稳定币一般由非银行机构发行,并可能用作支付。因此,监管稳定币的发行人将有助保障其持有人。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最近就有关建议制度完成咨询,当中的建议包括要求发行人确保以优质并具高流动性的储备资产为稳定币提供十足支持。”梁凤仪说道。

“在传统基础设施上提供传统金融服务,有朝一日会否被智能合约和DLT取而代之?又会在何时发生?这些都仍是未知之数。”梁凤仪坦言,有意尝试的市场参与者应当积极测试相关用例,而香港证监会作为监管者的职责是提供一个清晰、确定和一致的监管框架,以促进市场在保障投资者的环境下扩大用例。